悬疑惊悚《玄真笔记》,讲述主角李水生苏玉娘的甜蜜故事,作者“黄九儿”倾心编著中,主要讲述的是:序
我叫玄真,师父是青云观的观主,他常说:“这世间的‘怪’,一半是人心作祟,一半是执念成魔。道士的剑,不是用来斩妖,是用来破执;道士的符,不是用来驱邪,是用来渡人。”
师父走后,我背着他留下的桃木剑、黄符袋,还有一本写满批注的《道德经》,开始云游四方。走过的山野村落里,遇见的“怪”不计其数,可每一次破局,最后都绕回“人”字上。这些故事,记在泛黄的纸页里,不是为了显过道行,是想告诉大伙:所谓怪谈,不过是没被看见的人心,没被解开的牵挂。
《玄真笔记(李水生苏玉娘)最新小说推荐_最新热门小说玄真笔记李水生苏玉娘》精彩片段
开春的时候,我去了江南的一个小镇。
镇上有座古宅,据说闹鬼,没人敢靠近。
镇长找到我,说:“道长,您去看看吧,那宅子闹得太凶,连路过的人都能听见里面有绣花的声音。”
我跟着镇长去了古宅。
宅子的大门上挂着把生锈的铁锁,墙头上长满了杂草,院子里的石榴树枯了,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。
刚走到门口,就听见里面传来“沙沙”声,像是有人在用针线绣花。
“这宅子的主人呢?”
我问。
镇长叹了口气:“几十年前,这宅子是张家的。
张家有个小姐,叫张绣娘,长得漂亮,绣活也好。
后来她要嫁给镇上的王秀才,可王秀才却娶了别人。
绣娘心善,没怪他,只是天天在宅子里绣花,最后……就死在了绣房里。
从那以后,宅子里就开始闹鬼,说绣娘的魂还在里面,天天绣花,等着王秀才回来。”
我点点头,掏出桃木剑,打开铁锁,推开门走了进去。
院子里积满了灰尘,绣花声越来越清晰,是从正屋的绣房里传来的。
绣房的门虚掩着,我推开门,看见里面摆着一张绣架,绣架上绷着块红缎子,上面绣着并蒂莲,针脚细得像头发丝。
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坐在绣架前,背对着我,手里拿着针线,正在绣花。
“绣娘?”
我轻声问。
女子没回头,只是说:“道长,你来了。”
“你等王秀才,等了几十年,他不会回来了,”我看着她的背影,“他娶了别人,生了孩子,早就把你忘了。”
女子的手顿了顿,针线掉在了地上。
她慢慢转过身,我看见她的脸,很白,没有血色,眼睛红红的,像是哭过。
“我知道,”她说,声音很轻,“我看见他了,他老了,头发都白了,和他的娘子一起,在镇上的茶馆里喝茶。
可我……还是想等他,想把这并蒂莲绣完,给他看看。”
“你这是执念,”我掏出一张“破执符”,“你困在这里,天天绣花,苦的是你自己。
放下吧,去投胎,下辈子,找个爱你的人。”
女子摇摇头,捡起针线,继续绣花:“我不苦,绣花的时候,我就想起以前的事。
我和他第一次见面,是在镇上的庙会,他帮我捡了掉在地上的绣线;他第一次夸我的绣活好,说要娶我,让我给他绣一辈子的花……这些事,我忘不了。”
我叹了口气,走到绣架前,看着绣架上的并蒂莲:“这花,还差最后一针。
你绣完,就放下,好不好?”
女子点点头,拿起针线,慢慢绣完最后一针。
并蒂莲绣好了,红缎子上的花,像是活的一样。
女子看着绣品,笑了笑,眼泪掉了下来:“绣完了……我给他绣完了……”她的身体慢慢变得透明,手里的针线落在绣架上,最后,化作一缕青烟,消失在了绣房里。
绣花声,也不见了。
我把绣架上的并蒂莲取下来,送到了王秀才家。
王秀才己经老了,看见绣品,老泪纵横:“是绣娘的绣活……我对不起她……”他把绣品挂在堂屋里,天天对着绣品发呆。
后来,他让儿子把绣品送到了庙里,供奉了起来。
有人问我,绣娘的魂去哪了?
我说,她放下了执念,去投胎了。
下辈子,她一定能遇见一个爱她的人,不用再等,不用再盼,就能绣一辈子的花。